食.時.嗑.客 — 試論李明學個展「食/物_譜」

文/蔡士瑋(水林藝術空間策畫暨策展人)

甚至在已經製造於外部之前,它吞食其檔案。- Derrida, Mal d’archive, 1995。

從中文的題目看起來,這次的展覽似乎是要展示一種藝術家的「食譜」。進入展間之後,我們才會發覺這是一種「食物空間」或者「食物展示場」。 在我們還沒搞懂藝術家是將自己當作廚師還是廚藝星級評論師之前,我們可能會先發現我們在一種所謂食物星系或系統裡存在著。個展題目上的Matrix(譜)讓我們不禁聯想到電影《駭客任務》裡的「母體」(Matrix),尤其是必須經過門口的黑色布簾得以進入之後。這個從「這是甚麼可以吃嗎?」聯繫到「怎麼有食物的味道?」的疑惑充斥著整個展場,在這個食物與物體難以區辨的場所,也同時將一種類似白盒子的空間轉換為一種食物展示場或者餐廳裝潢的概念。在這裡我們無法開吃,只能聞香及拍照。

當代人的習慣,上菜先拍照,讓手機先吃。好客地說就是讓「客觀/客官/物體」先吃,過去這個習慣其實在祭拜的時候才會出現。我們平常說來者是客,食物在此先來也是先在的,而在食物面前,我們都是客人、客體,所以客體-相機先出動好像也延續了古代的祭拜傳統。客體出現之後,才是主體、嗎?!這是一種時間順序還是邏輯秩序?在當代多重的世界裡我們好像已經無法確定了。自從黑格爾在1807年提出主奴辯證開始,主人的僕人化面向開始帶來影響,直到傅柯在1966年談論人自身的死亡與新生,說到人像是在沙灘上隨時會被抹去的臉一般的存在,這就更把主體推向消失的窘境。主體或人在傅柯的分析裡才剛在19世紀到來,雖然說至今也已經快兩百年了,但是「我們」甚麼時候才能「先來」?還是我們其實早就來過了?!等等!甚麼時候「我們」變成「主體」了?!德希達在一篇名為〈必須好好吃飯〉(« Il faut bien manger »ou le calcul du sujet, 1989)的訪談中被問到「誰在主體後面到來?」(« Qui vient après le sujet ? »),他強調來的便是那個「誰」(qui),特別是這個問題如果成立的話,主體後面的必定是那個「誰」。而我們在此的追問則是反過來,在客體或主體之前到來的到底是誰?在此或許同時要問的是在客體後到來的還是主體嗎?從傳統祭獻的提出通過習慣上時間的順序以主體的祭獻為主,我們可能來到一種「客體祭獻」論述了。

食物或物體/客體擁有主權或優先權,能夠命令或下指令使主體-僕人服務於食物或客體,如同作為觀眾的我們站在李明學的食物作品之前的狀態。在食物面前,如同「在法的面前」,食客/時刻作為一個衡量標準,主體或主角才開始行動。上菜之後時間開始流動,過期或是腐敗等問題必須經過時刻/食客來確認。食物是時間性的,如同卡夫卡〈在法的面前〉的主角一樣,守衛最後說道:門是為你開的,你不進去的話,就要關起來了。而我們看到的主角,這個主體,就總是在服務人或求人的,以便能入門。當然卡夫卡這位主角從未能入門,就像我們也從來無法吃李明學的這場宴席,更別說觸碰。然而,我們已經在展場裡了,我們在他給的「食-客任務」(Food/ Object_Matrix)裡,因為無法吞嚥,我們或許無法消化,當然也不會嘔吐或反胃。在這個食物系譜宇宙裡,充滿的是「文明的氣味」,一種當代文化-資本主義精緻擬像。

「告訴我你吃了甚麼,我將告訴你你是誰」。如果這個律則成立的話,我們吃下去的東西將消化成為我本身,甚至將排泄或吐出來甚麼,表示我自身能吸收甚麼。這個像一種噁心的恐怖片一樣的暗示徘徊在展場中,李明學似乎反射性的、戲謔的或是批判性的指出了這個從資本主義帶來的速食文化。這個幽默或詼諧的某種準形上學預設或食物主體論,就像是過往《腦筋急轉彎》的笑話一般:「友朋小吃」的顛倒與回文的當代藝術版。李明學在這裡試圖回溯或說反芻這種在進食之前、或者在創作之前的狀態。展場的設置、擺置、擺盤或部署歸屬於一種節制的秩序性,檔案化的展示如同命令與規範,在藝術家過往的展覽裡就一直在場。這種嘗試把物體或客體放置在某種被主體或作者所規定的絕對位置,其實就是隱藏創作的無用性以及器物或氣味主導的不可見領導狀態。從藝術誕生時的創作無用論到當代的作者已死文化,藝術創作和展覽已經被整個當下全球化世界所決定。但是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如何能不吃?吃了又如何能不創作?通過顯見的模仿,現實世界的邏輯-食肉-陽具中心主義展現在這個食物-檔案展示館中。李維史陀在〈我們都是食人族〉(1993)中把新幾內亞的原住民食人習俗和現代社會的醫療研究聯繫起來,在結構主義的觀點下提出當代文明世界的我們與食人族並無不同,文末他把偶像盧梭搬出來,說道:「社會生活的起源在於我們能認同他人的感受。而最終,使他人認同自己最簡單的方法,還是把他吃了」。這同樣也反映在動漫《進擊的巨人》中:通過吃,我們與他者建立聯繫並擁有同等能力。然而,李明學在這裡似乎是提出一種被吃論述,展示我們怎麼被資本主義文化吃掉,然後又被吐出來。我們被食物所吃,這確實是食人族的展覽,在此似乎翻轉了李維史陀「我們都是食人族」的定義。因為他的出發點是文明侵蝕了原住民和部落,而我們與原住民卻擁有相同的結構。但是展覽這裡應該反過來:現實是食物決定了我們是誰,食物是我們的實體和乘載,我們必須依賴食物而活。食物並不需要我們,食物自給自足,食物是我們的主人和我們欲望之所在。展場上那個甜甜圈的空洞就是我們的真實,如拉岡所說的那種絕對的空缺和缺乏。甜甜圈的中空像是某種器官,其張開並吸引我們目光、甚至它將吞噬在上面休閒的人們以及觀看者我們。食物的結構決定了我們的結構,只要看看現在的食物地圖就知道了。我們甚至按照食物來安排觀光和約會,我們按照食物來決定我們的生活和創作,我們活著是為了吃、以及被吃。

那麼我們便進入一種循環,在物體系或食物譜裡面循環,不是因為視覺而是因為嗅覺。展場裡面瀰漫著香料味,藝術家為的是要營造這個香氣的食物感,以及這個香料所代表的文明歷史。然而,這個在十字軍東征時期來到歐洲的香料,同時伴隨著信仰的對立與崩解、還有其他具開創意義的火藥、羅盤等戰爭和侵略的事物,以及或許當時最意外的發現:亞里斯多德的著作。知識是伴隨香料的,或者應該說在每一個對當時的歐洲來說的新概念和新語言都擁有特殊的香料味。這個來自於遠東的事物本來就出生在歐洲中心,有如伊底帕斯王的悲劇一般,亞里斯多德回到家鄉卻造成騷動。這也是我們在此一直談論的主-客關係,一個本來作為客人的馬其頓人亞里斯多德來到雅典學習,後來卻成為遠東的知識霸主,回到歐洲之後通過大量的翻譯改造,它儼然又成為一種新的、時髦的知識判准。然而,這件事情的轉變需要很長的時間。時間和主-客的關係在此聯繫起來。而亞里斯多德也是一個客觀的、百科全書的研究發明者,以客體或知識優先的形象著名。據傳亞里斯多德的胃不好,常常胃痛,合理推斷他的消化系統應該不太健康,這也是為何他發展出在用完餐後散步的學園傳統,後來被稱為「漫步學派」(peripateticism),而且後來還死於胃病。這個重視語言和邏輯的哲學家因為語言問題(據傳他口吃非常嚴重)而開創了形上學,通過語言的探究以及醫生家庭傳統的收集癖,這個最早的檔案管理員建立了一套「好客」的系統,而且他重視內外在的幸福,食物是被他歸類於「基本必須的外在好事物」。在這樣的知識與傳統基底下,通過德希達呼籲的〈必須好好吃飯〉訪談,我們似乎能夠對此展覽漫遊的暫時小憩,也或許是一種時刻/食客論的箴言:我們必須好好被吃,或者,我們必須好吃。

 


【 作者 Author 】

蔡士瑋

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水林藝術空間策畫暨策展人。任教過國、高中哲學概論,負責大學院校美術系、哲學系、中文系等哲學與美學課程。同時也是藝評人和法文譯者。出版過《哲學家陪你看電影》(合著,開學出版社,2019)。

《食/物_譜》李明學個展
James Ming-Hsueh LEE Solo Exhibition Food/ Object_Matrix
2023.09.26 - 12.15
週一至五11:00-17:00,國定假日休展 | 11:00 to 17:00, Closed on National Holidays
藝文中心五樓 藝態空間
Art Gallery, 5F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展覽開幕暨藝術家導覽 | Opening Reception and Artist Guide
2023.10.04 WED
(三) 19:00
藝文中心五樓 藝態空間
Art Gallery, 5F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線上報名 Register
「食/物_譜」觀察與評論|講座
Observations and Critiques on "Food/Object_Matrix"
2023.10.31 TUE
(二) 19:30-21:30
藝文中心二樓 數位藝術中心
Digital Arts Center, 2F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線上報名 Register
美味造型工作坊 | Tasty Shapes Workshop
2023.10.28 SAT
(六) 13:00-17:00
藝文中心四樓  藝心坊
Yin-Sin Studio, 4F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線上報名 Register
工作坊報名 展覽活動 開幕暨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