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走過一個世紀,政大即將度過84歲生日,而藝文中心這棟座落在景美溪與醉夢溪交匯之處的建築,已陪伴政大人靜靜走過23載。
民國99年9月9日,第160次校務會議通過學務處藝文活動組更名為「藝文中心」。隨著政大書院、創意實驗室、數位藝術中心、博雅書房以及7-11,陸續進駐這座山邊的建築,讓藝術、人文與創意在此匯集流動,畹蜒成政大的文化聚落。
民國百年開春的第一檔展覽─「歲月‧風景」,是甫獲行政院第三十屆文化獎,也是第三屆國家文藝奬得主─張照堂攝影個展。除了展出1959-2005年近半世紀的攝影作品,另以「臺灣世紀回味」為主題,精選十部張照堂描寫臺灣庶民生活的紀錄片。
張老師冷冽鋒利的攝影藝術,與其溫暖厚實的生命風景,不僅記錄臺灣近半世紀的社會變遷,亦同時見證一個堅毅的靈魂,如何藉著藝術創作跨越時代的悲歌,以寬容與謙卑瀟灑地回應這荒謬虛無的世界。
表演藝術系列則邀請到近幾年代表臺灣活躍於世界合唱舞臺的「拉縴人男聲合唱團」,精選各國經典歌謠,以及臺灣的民謠老歌做為民國百年慶賀獻禮。
另外兩場獨奏會,分別是臺灣第一位自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院(Moscow State Conservatory named after P. I. Tchaikovsky)取得鋼琴演奏博士的顏華容教授,以李斯特(F. Liszt)、巴哈(Bach)及布索尼(F. Busoni)的作品,建構跨世代的古典對話。
十八歲的小提琴家冼柔,十四歲時以其優異的音樂天賦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Yong Siew Toh音樂學院,師事國際知名小提琴演奏家錢舟,年紀雖小,卻已獲得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小提琴大賽等國際大獎的肯定,是臺灣極具潛力的小提琴後起之秀。
電影系列的「彩虹影展」,由本校心理諮商中心主辦,邀請廣電系陳儒修教授擔任策展人,以「性/別平權的可能與實踐」為主題,探討多元社會的性別議題。「休閒電影院」則是由藝文中心義工工作室電影組的同學策畫,以「混沌之愛」探討大學生關心的愛情課題。
「指南沙龍講座─世紀物語系列」,邀請攝影家張照堂、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顏忠賢以及「設計東京」作者吳東龍,回顧攝影、建築及設計三大領域的百年來的重要議題與經典作品。
至於眾所期待的第十一屆政大駐校藝術家活動,經由本屆「藝文諮詢委員會」慎重開會討論後,決定以「咱的時代‧咱的歌─臺語歌謠100年」為主題,除了延續「青年愛創作」的精神,更希望隨著生活中的歌謠,見證臺灣百年的文化變遷。
在民國百年的春天,讓我們與這些身處不同世代卻執著創作的藝術工作者,一起走過人間歲月,百年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