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喊商行-是橫衝直撞是波瀾壯闊是一往無前。
文/趙偉丞(太一)
「付出就該等於收回,而且要讓人感覺得到。」
夢遺如來〈春夏秋冬〉
生活著的我們,必須要感覺自己存在,要做夢、要流汗、要說故事,要創造我們所想像的世界。
2021年成立的「山喊商行」以下簡稱山喊,以橫衝直撞高速態勢開啟屬於他們的冒險。當時三級警戒期間對許多團隊來說是最壞的時空背景,可對山喊來說,所謂的疫情時代就是「現在」。而「現在」是無所謂好壞。
如不算《狂睡五百年》在關渡藝術節的重製,那山喊首部作品便是鐵玫瑰藝術節線上劇場《壁!咚!!》。
劇團成立後的首作竟是線上劇場,這也是2021年獨特的風景樣貌。但之所以選擇線上劇場,並非是因為疫情下無奈的決定,而是山喊本就希望能以數位、影像的方式去呈現簡國賢的《壁》,是身為螢幕之子的山喊透過螢幕之眼去重新詮釋《壁》。1946與2021的相互呼應,跨越的是時空間,是實體虛擬,而同樣不變的是青年困於時代漩渦的吶喊。
至此山喊已重製《狂睡五百年》及新製作《壁!咚!!》,前是田啟元,後是簡國賢,政當所有人都認為山喊將以新詮釋台灣文本為團隊創作核心時,山喊卻推出搖滾展演《不得要領》。
為什麼是搖滾?亂彈阿翔2000年獲金曲獎時吶喊著「樂團的時代來臨了」 至此23年來,台灣獨立樂團正如亂彈阿翔所言已攻佔各不同分眾的耳道,隨之而來的是各大音樂祭屢創參與人次,音樂祭慶典般的存在更是橫跨各世代青年的共同肌肉記憶。
劇場與搖滾同為現場,實際上台灣獨立樂團與劇團之間的關係也密不可分,但劇場在觀演關係上仍舊顯得含蓄內斂。這份含蓄內斂也正是山喊在《不得要領》中所希望打破的。
《不得要領》是山喊對劇場觀演關係的新想像。就算沒提出相關論述,但當劇場觀眾站著觀賞演出且隨著樂團演奏而搖擺的同時,此想像就已經成立,只可惜適逢疫情觀眾無法人手一罐啤酒。
青年斜槓早已是常態,演員編劇導演製作人都有其他身分去維持生活,可能是酒保、推拿師甚至是樂團樂手。而劇團「山喊商行」與樂團「夢遺如來」的協辦演出,是斜槓時代個人身份疊加後最好的可能。《不得要領》是樂團live也是演員solo,模糊了演出與演出間的界線,演員是鼓手是吉他手,導演是主唱,貝斯手和鼓手則是歌隊,虛構的敘事內容和真實演員經驗結合,節奏、旋律、獨白、情緒相互之間的能量碰撞更是波瀾壯闊。
對山喊來說,劇場與搖滾與其他所有都是熱情所在,而這熱情足以暖活世代逐漸凍僵的末梢神經。
結束《不得要領》之後,「山喊商行」與「在地實驗」合製的「出發吧!楊桃!」虛擬人物出演計畫,更是結合劇場與AR科技的運用。
「出發吧!楊桃!」故事關於由王荁所飾演的楊桃武蓮子,夢想著成為虛擬偶像的中之人,同時也是王荁自編自演的solo,畢業於北藝大主修劇本創作的王荁,在「出發吧!楊桃!」中展現了編演合而為一的特異功能。也就是說編劇的王荁寫了只有演員王荁能詮釋的文本。
王荁在劇場中的表演方式相當獨特,那如同動畫聲優般的台詞節奏呼吸轉換,誇張卻極具說服力的手舞足蹈、是演員王荁獨一無二,同時代表著山喊正試圖發展新的表演美學。我們再回過頭來去看《狂睡五百年》及《壁!咚!!》就不難發現山喊所發展的表演美學有跡可循。這表演美學建立在螢幕之子對於表演的想像上,畢竟對螢幕之子來說接受非真人的娛樂刺激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表演的起源也正是模仿,山喊所試圖發展的表演美學正是源自於二次元表演的模仿和轉化。
無論創作風格、敘事內容,至此山喊三部作品,已經可以確定「山喊商行」在創作上的千變萬化就是山喊的本相。
山喊的團隊成員以及合作夥伴皆是成長於網路時代的螢幕之子們,在這個科技、資訊、生活模式皆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成長。這也解釋了,為何山喊善變?因為對山喊來說適應與掌握變化本就是肌肉記憶的一部分。
結束《出發吧!楊桃》後,山喊緊鑼密鼓的進行《惑星上的一片雲》同樣來自鐵玫瑰藝術節,同樣是桃園展演藝術中心,但不同於2021年的是劇場已經隨著疫情好轉而解封,而《惑星上的一片雲》更是山喊久違的大型劇場作品,可2022下半年表演藝術卻面臨著票房萎縮,惑星也不意外遭遇到票房重挫。
撇開票房重挫不談,山喊仍試圖透過劇場這過時的手工藝討論人如何與科技相處,並且同時回答為何在眾人嚮往虛擬的時代,我們仍需要透過肉身去感受和感動。
從搖滾到歌舞、從中之人到雲端人、從簡國賢到鳳飛飛。以台灣文化為骨,以流行文化做血肉,而靈魂是關於劇場的新想像。山喊相當清楚「新」必然是了解「舊」之後才能發生。
此次在政大藝文中心,山喊商行推出全新創作《鏡花水月:花 金竟 氵 竟金 月 》,並以此作直指螢幕之子們的困惑,透過討論「虛擬人格建立」與「網路顏面神經」去回應螢幕之子如何處理線下與線上的身分認同、如何碰觸那虛擬與真實看似模糊的界線。除此之外,山喊更致力去發展,何謂螢幕之子們的劇場表演美學,如何透過演員肉身去展現資訊爆炸時代的科技體感。
「山喊商行」所打造的劇場想像,是螢幕之子們無止境更迭虛擬爆炸現實疏離的日常,而透過劇場肉身親臨感受,表現其對於真實已逝的焦慮與力挽狂瀾的浪漫,正如同「山喊商行」的宣言一般「替這整個世代喊出些其實最終一定會消失的聲音,卻不感到失落」。
撰文至此,相信「山喊商行」在未來仍將無窮無盡的去想像劇場媒介的新可能,我個人樂見其成,並且無論是好是壞,我們所追求的皆是在這殘酷世界中創造讓人們感受真實的瞬間。
【 作者 Author 】
趙偉丞(太一)
想像協作場場主,畢業於北藝大劇創所劇創組。 劇場編劇、導演、創作協力,正嘗試全職創作,內心忐忑不已。
Flower in the Mirror, Moon in the Water
*演後座談場次,每場約30分鐘 。*Post-show talk around 30 minutes
藝文中心 3 樓視聽館
Audiovisual Theater, 3F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05.24報名 Register 05.25報名 Register 05.30報名 Register
藝文中心8樓813活動室
Room 813, 8F of NCCU Art & Culture Center
線上報名 Register
山喊商行 Ο Echo.Co Studio
演職人員 Staff
編導 | Director &Playwright☻
孟昀茹 MEN Yun-Ru
製作人 | Producer ☻
李尉慈 LI Wei-Cih
演員 | Performers ☻
王荁 WANG Huan、李尉慈 LI Wei-Cih
舞臺監督 | Stage Manager ☻
尹懷慈 YIN Freeni
燈光設計 | Light Designer ☻
林翰生 LIN Hang-Sheng
影像設計 | Projection Designer ☻
李大衛 LEE David-Austin
聲音設計 | Sound Designer ☻
陳致霖 CHEN Zhih-Lin
燈光技術指導 | Master Electrician ☻
周郁翔 CHOU Yu-Shiang
舞臺技術指導 | Technical Designer ☻
周冠志 CHOU Kuan -Chih
影像技術指導 | Projection Technical Director ☻
羅大有LUO Da-Yo
藝中沃客─前台組 NCCU Art Workers
Front-of- House team / 前台服務 Audience Service
藝中沃客─劇場組 NCCU Art Workers
Theatre Crew team / 劇場技術 Technical Assistant